近日,中美两国确认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高级别经贸会谈,这是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实施大规模关税以来,双方首次正式确认的贸易谈判。
此次会谈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作为中方牵头人,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·贝森特(Scott Bessent)展开对话。会谈的背景复杂,全球经济因中美贸易摩擦而持续动荡,此次谈判被寄予厚望,但也面临诸多挑战。
2025年初,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,特朗普重申了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的政策。这些措施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,推高了商品价格,引发了通货膨胀担忧。
与此同时,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,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,并积极寻求多元化贸易伙伴以降低对美依赖。
根据近期数据,美国2025年4月的关税收入达到170亿美元,创下特朗普执政以来的新高,但这并未显著改善美国国内经济状况,反而加剧了消费者和企业的负担。
中国方面则表示,单边关税措施损害了双方利益,呼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。 在此背景下,中美双方选择在第三方国家瑞士举行会谈,显示出双方在直接接触上的谨慎态度,也暗示了谈判的复杂性。
此次会谈被视为中美关系缓和的潜在契机。市场对此反应积极,会谈消息传出后,全球股指期货出现上涨。
分析人士认为,谈判可能为缓解当前高企的关税壁垒提供机会,尤其是将关税水平降至可维持贸易的30%-40%区间。 若能达成初步共识,不仅有助于稳定中美双边贸易,还可能为全球经济注入信心。
然而,谈判的成功并非易事。双方在关税、农产品补贴、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上分歧明显。美国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并减少对国有企业的支持,而中国则强调美方需取消单边关税,展现谈判诚意。
此外,第三方国家会谈的安排可能意味着双方在信任层面仍存隔阂,短期内达成全面协议的可能性较低。
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是双方在贸易战僵局中的一次重要尝试。无论结果如何,此次会谈都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
短期内,市场期待双方能在关税水平上达成临时妥协,为企业提供喘息空间;
长期来看,只有通过持续对话与合作,中美才能实现互利共赢,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。正如有分析指出,旷日持久的关税战只会导致两败俱伤,谈判桌上的博弈虽艰难,却是通向合作的第一步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立即登录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