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央行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2.92万亿元,同比少增1.61万亿元,信贷投放节奏总体平稳,但结构性差异明显,凸显当前经济“修复未稳”的现状。
从结构看,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是“压舱石”,特别是基础设施、新能源和制造业投资相关领域增长较快,体现政策导向明确。但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乏力,制造业以外的中小企业融资仍有掣肘。
同时,居民贷款出现分化。按揭贷款仍处于低位,反映出房地产市场信心尚未恢复;而消费贷略有回暖,显示居民在特定消费场景下的信心正缓慢修复,但整体增速仍低于疫情前水平。
地方融资平台和部分隐性债务控制趋严,导致部分中西部地区基建类贷款收紧,对拉动整体信贷增速形成一定拖累。
总体来看,当前贷款增速虽有所回落,但并不意味着“紧信用”。背后反映的是企业和居民信心修复节奏慢于政策预期。“宽货币”向“宽信用”的传导仍不畅,需要财政政策和结构性工具协同发力。
展望下半年,若要实现稳增长目标,需进一步疏通融资渠道,提升资金使用效率,尤其是在消费、民营经济和房地产领域稳预期、稳信心,才可能真正激活信贷需求的“活水”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立即登录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