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确实会担心孩子沉迷游戏,也可能曾短暂地“中毒”于《和平精英》和《王者荣耀》这些极具吸引力的游戏里——没关系,成人也可以被它们吸引。
但关键是:我们不仅要关注“孩子在玩什么”,更要在孩子玩的时候保持清醒。
🎯 为什么家长会担心孩子沉迷
- 研究表明,青少年每周多玩一小时游戏,焦虑、抑郁情绪就会显著上升,男孩尤为明显 , 这可能侵蚀他们保持学习动力和健康心态的基础。
- 农村留守儿童中,超过三成被划分为游戏成瘾倾向者,他们沉迷往往与家庭缺乏陪伴、教育资源匮乏有关。
- 游戏对学业表现有间接影响:长时间游戏会削弱孩子的自我期望与学习态度,从而拖累成绩,尤其在亲子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更明显 。
✅ 不反对孩子玩游戏,但强调“如何玩”
✅ 不反对孩子玩游戏,但强调“如何玩”
- 合理时长控制。规定每周五、六、日和节假日,晚上 8 点到 9 点,每次仅一小时 。
- 积极引导而非单纯禁令。游戏具有团队协作性、策略思维培养作用,在适度状态下还能提升认知表现, 也有研究指出游戏可强化工作记忆和冲动控制。
- 父母是关键调节者。良好的亲子互动能缓解游戏时间的负面效应,而高质量的亲子关系甚至可削弱游戏时间对学业的影响。
我自己也曾被这两款游戏逗得晚上忘时间,也感受过有人连败几局忍不住冲下一把皮肤抽卡的诱惑。
但我更清楚——成年人可以自律,青少年和孩子却更容易被“简单刺激”牵着走。每当他们放下手机、去散步、聊聊生活、做个手工或一起吃个饭,才可能真正回归现实。
我不会禁止孩子接触游戏,坚持规则和对话
- 设立明确游戏时段,遵守国家防沉迷规定;
- 共同讨论游戏中的收获与挫败,引导他们学着自我控制;
- 增加户外、阅读、社交、运动等兴趣活动,让孩子知道屏幕外世界更大;
- 时刻关注孩子情绪变化、学习状态、休息时间,有异常及时调整沟通方式。
我不全面反对孩子玩《和平精英》和《王者荣耀》,但我确实担心他们沉迷——哪怕我自己可能也走进过那一小时之外的“坑”。真正重要的,是建立规则、保持对话和引导兴趣,而不是把游戏当敌人,而把“自律与选择”当武器。
你若也在权衡孩子的游戏时间与成长,这些思考或许能帮到你。
注:文中图片系网络转载;仅做科普用处
评论前必须登录!
立即登录 注册